中暑定义:常发生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,是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、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。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,通常将中暑分为热痉挛、热衰竭和热射病。上述三种情况可顺序发展、交叉重叠。
病因 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是致病的主要原因。在大气温度升高(﹥32℃)、湿度较大(﹥60%)环境中,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,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,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能力者,极易发生中暑。此外,在室温较高、通风不良的环境中,年老体弱、肥胖者也易发生中暑。促使中暑的原因有:①环境温度过高:人体可获取热量;②产热增加:如从事重体力劳动、发热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应用某些药物(如苯丙胺);③散热障碍:如湿度较大、过度肥胖、穿透气不良的衣服等;④汗腺功能障碍:见于系统性硬化病、先天性汗腺缺乏症、广泛皮肤烧伤后疤痕形成等。
发病机制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能控制产热和散热,以维持正常体温的相对恒定。正常腋窝温度波动在36~37.4℃,直肠温度在36.9~37.9℃。
一、体温调节 正常人体温相对恒定是产热和散热平衡的结果。
(一)产热 人体产热主要来自体内氧化代谢过程,运动和寒战也能产生热量。气温在28℃左右时,静息状态,人体产热主要来自基础代谢。基础代谢产热50~60kcal/(h.㎡)。剧烈运动时产热增加600~900kcal/(h.㎡)。
(二)散热 体温升高时,皮肤血管扩张、血流量增加(约为正常的20倍)。人体皮肤通过以下方式散热:①辐射:室温在15~25℃时,辐射是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,约占散热量的60%。②蒸发:在高温环境下,蒸发是人体主要散热方式。蒸发1升汗液散热580kcal。湿度大于75%时,蒸发减少。相对湿度达90%~95%时,蒸发完全停止。③对流:占散热的12%,散热速度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和空气流速。④传导:约占散热量的3%,如果人体皮肤直接与水接触,因水较空气热传导性强,散热速度是正常的20~30倍。
(三)适应 正常人在高温环境中工作7~14天后,对热应激的适应能力会增强,可具有对抗高温的代偿能力,例如出汗量增加,而汗液钠含量较正常人少等。完全适应后,出汗散热量为正常的2倍。无此代偿能力者,易发生中暑。
二、高温对人体各系统影响 中暑损伤主要是由于体温过高(﹥42℃)对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,引起广泛性器官功能障碍。
(一)中枢神经系统 高热能快速导致大脑和脊髓的细胞死亡,继发脑水肿和局部出血、颅内压增高、以至昏迷。小脑Purkinje细胞对高热反应极为敏感,常发生构音障碍、共济失调和辨距不良。
(二)心血管系统 中暑早期,皮肤血管扩张引起血液重新分配,同时心排血量增多,加重心负荷。此外,高热能引起心肌缺血、坏死,促发心律失常、心功能减弱或心力衰竭,使心排血量降低。皮肤血管的血流量减少影响散热。
(三)呼吸系统 肺血管内皮由于热损伤会发生ARDS。
(四)水、电解质代谢 正常人出汗最大速率为1.5L/h,热适应后的个体出汗速率是正常人的2倍。大量出汗导致水和钠的丢失。
(五)肾 由于脱水、心血管功能障碍和横纹肌溶解等,可发生急性肾衰竭。
(六)消化系统 中暑时,直接热损害和胃肠道血液灌注减少可引起缺血性肠溃疡,易发生大出血。严重中暑者,发病2~3天后几乎都发生不同程度的肝坏死和胆汁淤积。
(七)血液系统 严重中暑患者,发病后2~3天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DIC。
(八)肌肉 剧烈运动引起中暑时,由于肌肉局部温度增加、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,常发生肌肉严重损伤、横纹肌溶解,血清肌酸激酶升高。
临床表现 中暑可分为热痉挛、热衰竭和热射病。
一、热痉挛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,大量出汗后出现肌肉痉挛,常在活动停止后发生,主要累及骨骼肌,持续约3分钟后缓解。无明显体温升高。症状的出现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(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)和过度通气有关。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。
二、热衰竭 常发生于老年人、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,在严重热应激时,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、补充不足所致。表现疲乏、无力、眩晕、恶心、呕吐、头痛。可有明显脱水征:心动过速、低血压、直立性晕厥。呼吸增快、肌痉挛、多汗。体温可轻度升高。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。根据病情轻重不同,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、高钠血症、轻度氮质血症和肝功能异常。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,如不治疗可发展为热射病。
三、热射病 是一种致命性急诊,表现为高热(﹥40℃)和神志障碍。临床分为两种类型:劳力性和非劳力性。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;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。
1. 劳力性 多发生在高温环境、湿度大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时。患者多为平素健康的年轻人,在劳动数小时后发病,约50%患者持续出汗,心率可达160~180次/分,脉压增大。此种患者可发生横纹肌溶解、急性肾衰竭、急性肝衰竭、DIC、多器官功能衰竭,甚至死亡。
2. 非劳力性 在高温环境下,多见于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老年居民。其他高危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症、帕金森病、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瘫患者。表现皮肤干热、发红,84%~100%病例无汗,直肠温度常在41℃以上,最高可达46.5℃。病初可有各种行为异常和癫痫发作,继而可发生谵妄、昏迷。瞳孔对称缩小,终末期散大。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、休克、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、肺水肿、脑水肿,约5%病例发生急性肾衰竭,可有轻、中度DIC,常在发病后24小时左右死亡。
实验室检查 略
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和体征一般不难诊断。在热浪期,昏迷伴有体温过高时应考虑到中暑。在诊断中暑前,应与脑炎、脑膜炎、脑血管意外、脓毒病、甲状腺危象、伤寒及抗胆碱能药物中毒相鉴别。
治疗 虽然中暑类型和病因不同,但治疗基本相同。
一、降温治疗 降温速度决定患者预后。通常在1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7.8~38.9℃。
1. 体外降温 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,脱去衣服,进行皮肤肌肉按摩,促进散热。对无循环虚脱的中暑患者,可用冰水擦浴或将躯体浸入27~30℃水中传导散热降温。对循环虚脱者可采用蒸发散热降温,如用15℃冷水反复擦湿皮肤或同时应用电风扇、空气调节器。有条件者可将患者放置在特殊的蒸发降温房间。
2. 体内降温 体外降温无效者,用冰盐水进行胃和直肠灌洗,也可用20℃或9℃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,或将自体血液体外冷却后回输体内降温。
3. 药物降温 药物降温无效。患者出现寒战时可应用氯丙嗪25~50mg加入500ml溶液中静脉输注1~2小时,用药过程中应进行血压监测。
二、并发症治疗
1. 昏迷 应进行气管插管,防止胃液吸入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者常规静脉输注甘露醇1~2g/kg,15~20分钟输毕。有癫痫发作者,可静脉输注地西泮。
2. 心律失常、心力衰竭和代谢性酸中毒 应予对症治疗。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有高钾血症者,应避免应用洋地黄。
3. 低血压 应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恢复血容量,提高血压。必要时也可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提高血压。勿用血管收缩剂,以防影响皮肤散热。
4. 肝衰竭合并肾衰竭 为保护肾灌注,可静脉输注甘露醇。发生急性肾衰竭时,可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。肝衰竭者可行肝移植。应用H₂-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预防上消化道出血。
5.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略。
三、监测
1. 降温期间应连续监测体温。
2. 放置Foley导尿管,监测尿量,应保持尿量﹥30ml/h。
3. 中暑高热患者,动脉血气结果应予校正。体温超过37℃时,每升高1℃ ,
PaO₂降低7.2%,PaCO₂增加4.4%,pH值降低0.015。
4. 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(PT)、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(APTT)、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。
预后 中暑的病死率介于20%~70%,50岁患者可高达80%。体温升高的程度及持续时间与病死率直接相关。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与神经系统、肝、肾和肌肉损伤程度及血乳酸浓度有关。昏迷超过6~8小时或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预后不良。
体温恢复正常后,神经功能通常也很快恢复,但有些患者也可遗留有轻度神经功能紊乱。轻或中度肝、肾衰竭病例可以完全恢复。严重肌肉损伤者,中度肌无力可持续数月。
预防
1. 暑热季节要加强防暑卫生宣传教育。如大学生群体,应避免在高温天气下,剧烈运动。部分大学生群体利用暑期打工,如正值高温天气也应避免长时间劳作,以防中暑的发生。
2. 改善年老体弱者、慢性病患者及产褥期妇女的居住环境。
3. 有慢性心血管、肝肾疾病和年老体弱者不应从事高温作业。暑热季节要改善劳动及工作条件。在高温环境中停留2~3周时,应饮用含钾、镁、钙盐的防暑饮料。
4. 炎热天气应穿宽松透气的浅色服装,避免穿着紧身绝缘服装,适当补充防暑饮料。
5. 中暑恢复后数周内,应避免室外剧烈活动和暴露阳光。